Search

健全中醫師訓練環境 共同為民眾健康把關 人文關懷社區基礎是關鍵

今日(106/...

  • Share this:

健全中醫師訓練環境 共同為民眾健康把關 人文關懷社區基礎是關鍵

今日(106/03/15)上午,立法院社福衛環委員會,邀請衞福陳時中部長、何啟功次長、醫事司石崇良司長、中醫藥司黃怡超司長和教育部考選部等首長,針對中醫師的養成及規劃報告並列席備詢。
邱泰源委員首先請教陳部長:預期2021年中醫師供給將超過需求一千餘位,健保的支付如何因應?中醫師又如何在專業有所擴展,以及是否認證台灣之外學歷,建請相關單位要及早規劃因應及預防。對此,陳部長特別申明:大陸學歷未被採認。
有關於中醫師的訓練規劃,邱委員特別請教黃司長「中醫師訓練的核心目標是什麼?」。邱委員認為:只要是面對民眾病患的醫療相關從業人員,都應給予人文關懷和社區基礎的訓練,才能提供民眾病患全人的有效醫療照護。
有關中醫師在診所受訓所面臨之困境,目前中醫藥司規劃的三個階段1.「建置中醫師臨床訓練基礎環境」2.「落實中醫醫療機構負責醫師訓練制度」3.「建構中醫專科醫師訓練制度」。邱委員因有多年協助衞福部籌劃相關訓練計劃的實務經驗。對此,分享西醫師畢業後一般醫學訓練特別加入以社區為基礎的醫學訓練,學習全人全家全社區的照護模式,頗有成效。
所以基層必有許多優秀的中醫師診所照護團隊,不但經驗豐富且有熱誠。這些醫師先進們一定願意指導後進,讓台灣的中醫醫療發展能更好,因此可以引入西醫師社區醫療訓練制度。當然在名譽和經費上應給予適當的鼓勵。相信中醫師的訓練能很快地進入軌道,一起照顧全台灣的民眾,促進更完善的醫療環境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現任第十屆立法委員; 第九屆立法委員; 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; 臺大醫學院醫學系教授; 臺大醫院門診部 主任; 台灣家庭醫學會榮譽理事長。
View all posts